区间测速原理是什么

专家解答(3)添加收藏
王永年
【认证专家】王永年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
+向他提问
最佳答案

以下是区间测速的原理:1、在同一条路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,通过记录车辆经过这两个点的时间,算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;2、再根据该路段的限速标准,判断有没有超速;3、计算公式就是“区间平均速度=总路程÷行驶时间”;4、比如两个监控点之间有20公里,如果这段路最高限速120公里每小时,那车子从头走到尾至少得花10分钟。要是用时不到10分钟,就说明超速了。

颜承运
【高级专家】颜承运

认证汽车专家,汽车行业专家级大师傅

+向他提问

区间测速其实挺简单的,就是算平均速度。它的工作原理就是用路程除以时间,看有没有超速。具体来说,路上会设定两个固定点A和B。当你开车经过A点时,监控系统就会拍下你的车牌、时间,还有车的照片啥的;等你到B点时,系统再记录一次同样的信息。然后一算这段路你用了多久,就能知道你有没有超速了。比如A到B是2公里,限速60的话,正常开得花2分钟。要是你1分50秒就跑完了,那肯定超速了呗,毕竟60的话2分钟才能走完2公里啊。

张鸿运
【认证专家】张鸿运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
+向他提问

区间测速就是说在一段路上测你开得快不快。比如你走了一段30公里的路,限速120公里每小时。要是你开得比这个快,路两边的摄像头就会拍下证据。原理其实挺简单,就是用起点和终点的时间差算平均速度,超速了就会被抓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