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的换挡原理是什么
专家解答(1)添加收藏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汽车换挡的原理其实挺简单的,就是通过切换不同大小的齿轮来调整动力输出。你看啊,车轮转轴上装了各种挡位的齿轮,当发动机转速固定的时候,换到不同的挡位其实就是让发动机带着不同尺寸的齿轮转。这时候大齿轮转得慢,小齿轮转得快。比如说低速挡的时候,用的大齿轮,发动机用小半径带动大半径,这时候车子就能获得更强的推背感,但速度提不上去。高速挡相反,发动机驱动小齿轮,转得快但推力弱了。
变速箱其实就是个装满齿轮的盒子。里面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,主动齿轮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连着,从动齿轮再通过传动轴带动车轮转。每个挡位都有一对特定的齿轮组,挂哪个挡就是让对应的那对齿轮咬合。随着挡位升高,传动比越来越小,到五挡的时候传动比通常就小于1了,这时候变速箱输出的转速反而比发动机还高。
所以挡位低的时候动力足但速度慢,挡位高了动力弱但车速快。这都是因为不同齿轮组合带来的转速和扭矩变化。发动机转速固定的情况下,低挡位扭矩大推力足,高挡位转速高但推力小。这就是为啥爬坡要低速挡,高速跑要用高档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