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补液原理
专家解答(1)添加收藏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自补液的工作原理其实挺有意思的,简单来说就是在轮胎内侧的胎面位置形成一层保护膜。当轮胎被扎破时,里面混合的橡胶纤维颗粒会马上堵住漏洞,配合胶水快速固化粘接。这时候轮胎内外存在气压差,就像有双无形的手把这些补漏材料紧紧压在胎壁上,最终实现密封效果。
仔细看自补液的配方会发现,里面主要含有两种关键材料:像小碎屑一样的橡胶纤维和速干胶水。平时这些材料在轮胎里跟着滚动均匀分布,一旦出现破口,橡胶颗粒就会被气流带着往漏洞位置集中。这时候胶水就开始发挥作用,像502粘东西似的把这些颗粒固定成补丁。
大家都知道轮胎的工作环境特别恶劣,既要扛得住路面坑洼带来的冲击,又要应付急转弯时的强力扭曲。夏天跑高速胎面温度能飙到70度,冬天又得扛住零下低温。所以合格的轮胎必须同时具备抗压、防滑、减震这些基本功,还得特别耐磨耐造。最关键的是长时间行驶后,轮胎还不能因为反复形变积累太多热量,否则容易引发安全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