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电瓶充电原理是什么
专家解答(3)添加收藏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汽车电瓶充电原理是:1、汽车电瓶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电能用;2、充电过程就是反过来,把电能存成化学能,放电时再把化学能转成电能用。电池放电时,负极的金属铅会变成硫酸铅;正极的二氧化铅也会被消耗变成硫酸铅。充电时用直流电给它冲,负极又变回铅,正极变回二氧化铅。断电后就像充满电那样待着,保持电池状态。3、铅酸蓄电池能反复充放电,属于可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。每块单体电压2V,三块串联就是6伏,六块连一起就是常见的12伏电池组。这种电池用久了得定期加硫酸,保持电解液里有22%-28%的稀硫酸浓度。


认证汽车专家,汽车行业专家级大师傅
当汽车电瓶被车上的充电系统或者外面的充电器正常充完电后,充电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让电瓶基本上恢复到最初的样子。这时候正极板会变回PbO2,负极板则是海绵状的铅,电解液里生成硫酸(H2SO4)的同时水在减少,导致电解液的密度慢慢升高。一直充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完全回到放电前的状态为止。
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汽车电瓶充电的原理其实挺简单的,就是充电器的电压得比电瓶高,这样电才能往里面冲。电压差越大,充电速度越快,电流也越大。比如常见的24V充电器,空载时最大电压能到28V,标称的60A指的是它最大的输出能力。不过实际充电的时候,一旦接上电池(也就是有负载了),这时候的实际电压就是给电瓶充电用的电压了。比如显示40A电流的话,这就是当时给电瓶充的电流量。不过这个数值会随着电瓶越来越满而逐渐变小。另外,充电电流的大小还跟电瓶本身的容量有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