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浮汽车原理是什么
专家解答(1)添加收藏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悬浮汽车的原理其实挺简单的:每个车轮中间都有个旋转发动机,车轮外侧还装了两个磁铁。当车轮转起来时,路面铝板里的磁场就会变化,产生电流。这时候路面的磁场和车轮上的磁铁互相作用,就产生了把车托起来的浮力和往前推的力。最早的悬浮汽车模型是日本做的,是个小车,长52厘米、宽23厘米、高14厘米,才4公斤重。在26米长的试验跑道上跑了一次,时速能到25公里。有意思的是,当车速超过10公里每小时,车就能离地6到7毫米飘着走,跑起来特别稳。
现在有些悬浮球形车说要用地底的磁矿脉供电,不过地下的磁矿脉方向乱七八糟,得靠“同性相斥”的原理才能悬浮。要是用普通的永磁铁,磁极固定不动,就得用超导电磁体才能维持悬浮。说到磁悬浮技术,德国和日本各搞各的:德国用的是常导型,日本用的是超导型。悬浮汽车的出现确实是个大突破,用的是电磁悬浮技术,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高频电磁场在金属表面形成涡流,把金属物体给“托住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