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定期更换制动液

专家解答(1)添加收藏
郑景辉
【认证专家】郑景辉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
+向他提问
最佳答案

刹车油用久了之后,刹车泵里的皮碗和活塞多多少少都会磨损,时间一长油液就会变得混浊,直接影响刹车性能。更麻烦的是刹车油天生爱吸水,时间久了不仅会腐蚀刹车活塞,让制动力大打折扣,严重时还会导致刹车失灵。特别是吸了水的刹车油沸点会下降,连续刹车时容易产生气阻,这时候踩刹车就像踩棉花似的,根本使不上劲,行车安全风险直线上升。

建议大家最好按时更换刹车油。按保养手册一般是2年或4万公里一换,不过实际还要看用车环境。平时可以留意下油壶,要是发现油液发黑或者有沉淀物,八成该换了。要是自己拿不准,这三个刹车异常的表现能帮你判断(确认轮胎和刹车片没问题的情况下):

第一招试刹车距离:车速提到40码以上猛踩刹车,要是刹车距离明显拉长,十有八九是刹车油不行了。第二招看刹车脚感:踩刹车时感觉忽轻忽重,特别是含水量超过2.5%的刹车油,高温一蒸腾就会产生气泡,导致刹车力度时有时无。第三招踩踏板反馈:正常刹车踏板踩下去应该有弹性,要是感觉软绵绵的,尤其连续急刹后踏板越踩越软,这种脚感变化就是最直接的预警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