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制动距离什么意思
专家解答(1)添加收藏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刹车距离是判断车辆刹车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。简单来说,就是车辆在不同速度下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下所经过的路程。具体可以拆解为两个阶段:驾驶员反应阶段和实际刹车阶段,这两段路程加起来的总和就是我们常说的刹车距离。这个数值越小,说明车辆的制动系统越可靠。因为数据直观易懂,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认可的刹车性能评判标准。清楚了解刹车距离对日常行车安全特别重要。
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下反应距离的概念。从司机发现危险到真正踩下刹车踏板这段时间,我们称为反应时间,这期间车辆滑行的距离就是反应距离。车速越快、司机反应越慢,这段距离就会变得越长。根据统计,普通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大概在0.75秒到1秒之间。举个例子,当时速30公里碰上突发状况,如果司机用1秒时间反应,车辆在这1秒里就已经往前冲了8米多。
国内对各类车辆的刹车距离有明确规范:普通家用车(空车状态)在50公里时速急刹时,刹车距离不得超过19米;4.5吨以下的货车同速度下要控制在21米内;像大货车这类重型车辆,30公里时速急刹时则不能超过9米。这些标准就像车辆的"安全及格线",是车企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。